(总第185期-线上)高校设计学科新专业新课程建设研讨班

 一、研讨背景:
        2019年-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包括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学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四新”学科(专业)建设强势来袭,高校传统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不可避免将面临一轮大调整!优胜劣汰,弯道超车!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四新”专业和课程呢?
新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理论上包括原学科经过信息化、智能化、商业化转型或升级后的新型设计专业,以及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创业发展人才的新生设计学科(专业)和新兴设计课程,实际涵盖范围更广泛。具体而言,与党和国家提出的“新四化”远景目标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3D/4D打印、数字创意、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新型工程装备、新能源交通工具、电子商务、生物基因、环境保护等新兴技术相关的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新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
        本期研讨班将认真研读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新四化’)”和教育部“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突出示范领跑,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设计一流教育与“四新学科”建设的内涵特征、方案举措和建设成效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帮助参训院系领导、学科及专业带头人在新一轮一流新型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及竞争中占领本地区乃至全国高地及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为此,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知名教授,在全国著名高校设计学科新老院系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专家大咖的支持下,首推“高校设计学科新专业、新课程建设线上研讨”,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帮助学校掌握新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和建设方案的研究及编制方法。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上海索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三、研讨对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院系领导、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务管理干部。
四、课程特色
大咖云集:国内外知名大学设计学科的著名专家授课
专业面广:涵盖智能设计、工业设计、视觉设计、装饰设计、生态设计、数字音乐等方向
分享互动:专家分享+交流,零距离与大咖名师对话
个性指导:针对团体参训的院系,授课专家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帮助编制新学科(专业)建设方案
线上授课:方式灵活,既可以参加直播课程,也可以方便的观看录播课程
研讨时间:2021年4月27日至2021年5月27日,共5周(每周二、四、六/日,可以看回放)。
研讨目标:
1.高校新设计学科新专业新课程建设研讨班主要是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高校新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研讨,帮助高校设计学科负责人、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及时了解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发展战略对设计新产业、新职业、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法的意义、价值和要求;
2. 研讨新形势下传统设计专业的变革转型,提出适应本地区、本学校和本学科(专业)和课程改革的方案,以及新设计学科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帮助本学校的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更深入的了解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探讨本学校传统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和办学优势和特色,掌握高校设计学科新专业和新课程建设的开拓之路及实施方案。
3.通过学习高等设计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助力高校设计学科(专业)和课程负责人、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胜任本学校设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提高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部新一轮高校“四新学科”建设需要的设计教育科研能力与管理水平。
邀请专家及主讲内容(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讲题
授课专家
1
《体育赛事设计与关于高校新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
王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2
《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设计教育》
方晓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装饰》杂志主编
3
《新工科、新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数字化国际化时代的思考、体系建设和成果》
何人可: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专业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4
《国家发展战略和新型设计学科建设思考》
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5
《在后生命语境下生物设计学科的柔性构建》
谭力勤: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
6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农科建设与高校设计学科与课程发展》
祝遵凌: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7
《音乐科技新概念与数字音乐设计新课程建设之实践与探索》
陈强斌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会长、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创办人\艺术总监、第43届国际计算机大会主席
秦  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设计与制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人工智能协会音乐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8
《设计教育思辨——中国高等设计教育发展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判》
段卫斌: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9
《创·设——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新型教学机制与学科专业和课程发展》(暂定)
10
《国际视野、本土实践——基于全球教育与产业背景下高职院校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彭亮: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原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1
《Gartner技术曲线图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校设计学科与课程建设的价值和启示》
范凯熹: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
12
《高校“设计人工智能”专业和课程系统建设的构想》
13
第一次交流答疑
专家团队
14
第二次交流答疑
专家团队
八、研讨方式:线上直播 + 课后回放;分享 + 互动。
研讨证书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颁发的证书
十、增值服务:研讨班结束后将提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新设计类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参考方案。
十一研讨费
1)个人:¥4000 /人(含研讨费、证书费)
2)团体:¥40000 / 12人/校(含研讨费、证书费、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研讨费委托“上海索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代收并开具发票。费用需在开班前转账至以下账户,会议期间可拿到电子发票,汇款请注明“学校名称”-“班次”-“姓名”,方便联系。账号如下:
单位名称:上海索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账号: 310066292018010031548
开户行:交行天钥桥路支行
、联系方式:
涂老师(手机/微信:18917545109,QQ 123020693或2565834598)
蔡老师(手机:13817222973,QQ 1970711676)
十三报名方式
注:请参研院校和教师提前与研讨组电话沟通确认
 
              2021年3月
Copyright 2020 NACG.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021-51097968

沪ICP备11049416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432号